狗狗的记忆力有多长时间?
一般认为狗的短期记忆是7秒,长期记亿最多不超过20秒,但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要复杂一些。 首先在动物认知科学研究中被使用的"记忆"概念非常宽泛,它既包括了条件反射学习,也包括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和程序性学习的研究,此外还包括了其他的研究方向(如情绪记忆)。这些不同的记忆类型被归为不同的小类来研究。虽然人们已经能够大致确定不同类型记忆的遗忘过程是不同的[1],但对于它们之间的区分还是有一些争论(比如关于外显记忆是否应该划分为内隐记忆的一类的争议);而且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记忆,在不同物种身上也可能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2,3]。 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具体指的是哪一类/哪些类型的记忆。
一. 条件反射 在条件反射研究中,一个经典的实验是让狗学会逃避一次电击[4]。在这个实验中,电击之前会出现一个光信号;当狗看到光后开始躲避,则避免了一次电击;重复几次之后,狗学会了看见光后立即开始躲避。这种对刺激的条件性反应被称为条件反射或条件行为。而每次条件反射形成的特定联结就被称为条件作用。
二. 内隐记忆 与条件反射不同的是,这类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动物是否能够记住以前出现过的事物,而不依赖于当前是否有刺激使其激活[5]。在早期的动物内隐记忆研究中,通常使用再学习范式——给动物呈现一系列刺激,然后让其在后续测试中根据先前出现的顺序重新排列这些刺激(有些情况下还会在再学习中添加某些抑制性的步骤,使得实验最终的结果变成考察动物是否能排除额外信息的干扰并记住正确顺序)。如果动物能成功地重排所有原先出现过的项目,则表示动物记住了它们(图1a-b)。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这种经典方法提出了质疑 —— 特别是对于像狗这样高度社会化的动物而言,他们可能已经学会了“服从命令”而非单纯地按照顺序来表现他们的条件反应[6],而这可能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导。于是研究者又发展出了很多新的方法用于测量动物的“回忆能力”—— 比如将测试阶段分为多个小步(stepwise)来进行以排除条件作用的影响;或者用不同的排序方式替换掉以前的序列以便检测动物是否会形成新的序列位置表征等等。 目前来说,由于缺乏统一的测量标准,内隐记忆的研究大多只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动物模型或是特定领域内的现象(图2)。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仍在不断地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