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生病了会传染给人吗?
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类同生共存,共同经受着病毒的折磨、细菌的侵袭和寄生虫的侵害。这些病原体可以感染人、畜、禽等不同物种,形成人兽共患病(zoonosis)或是兽医学中常说的传染病。 据估计,地球上约一半以上的病原微生物能够跨越物种界限,危害人和畜禽的生命健康[1]。 在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动物当中,除了常见宠物猫狗以外,还有猪牛羊等家畜、家禽;狐狸、貂等皮草动物;以及老鼠、兔子等非食用性宠物。 其中一些动物是疫病传染源或中间宿主,如果人接触了被这些动物污染的粪便、尿液或者被其咬伤抓伤,就有被感染的风险。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哪些可能通过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导致感染的人类病原体。
一、病毒感染类 01 人兽共患疱疹病毒科:犬疱疹病毒Ⅰ型(Canine herpesvirus, CNV) CNV主要感染犬只,可引起犬鼻病、脑脊髓炎和角膜炎等疾病。20世纪90年代起,CNV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2-3]。 目前全球有46个国家发现CNV感染病例,我国自上海开始陆续检测到该病毒,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27个省市区报告CNV病例[4]。 由于CNV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的特点,一旦爆发往往难以控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2,5-6]。
人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及呼吸道症状,部分还可并发肺炎等症状。目前,针对CNV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供使用。尽管CN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但如果对犬舍、场地严格消毒并加强饲养人员个人防护仍可有效预防感染发生[2,7]。同时建议尽量避免养病犬或流浪犬,减少与犬的直接皮肤接触,外出遛狗时佩戴手套,避免被咬抓。
02 人兽共患逆转录病毒科: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 RAB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自然宿主体现为犬瘟热和狂犬病两种病症,而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狂犬病,病死率极高。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5万余人死于狂犬病,我国也常年处于高发态势。 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带毒犬,其他易感动物包括猫、狼、狐狸等。当带有病毒的唾液通过咬伤、抓伤等方式进入人体时,即可引发感染[8]。被犬的伤口处分泌液、黏膜破损处渗出液也有一定感染风险。 为了预防狂犬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易暴露部位接种狂犬病疫苗。若被犬咬伤,应在第一时间用肥皂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然后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周围,尽早就医注射狂犬疫苗。
二、细菌感染类
03 人兽共患螺旋体科: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yphimurium属肠细菌科的成员,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也可经伤口直接侵入机体引起细菌性痢疾。
美国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曾患过细菌性痢疾,其中多数由S.typhimurium感染所致[9]。 人感染后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头痛、肌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
04 人兽共患立克次体科:布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 prowazekii, PRVABC) 和康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coni, RVB) PRBAc和RCON属于立克次体科立克次体属的两种成员, 是副嗜血杆菌的病原体 [10 ]。它们常寄生于细胞内,以细胞增生方式繁殖。PRRAc和RCON是蜱传斑疹热的病原体和传播媒介。
PRRBAC引起的蜱传斑点状皮炎又称康氏立克次体病,是由硬蜱叮咬所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夏季。临床表现为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此病在我国流行区较少,发病率较低,多发生于北方牧区。虽然PRWBac和RCON不直接引起人的感染,但其可作为媒介蜱的病原体,使人体感染PRWAaC,因此应引起重视。
05 人兽共患病原布鲁克斯氏菌科:猪布鲁斯菌 (Bruekseia pahraecepsis, Bp) Bp又被称为猪布鲁斯菌或豚鼠布氏杆菌。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动物和人类。感染猪后可引起流产,育肥猪生长停滞;感染牛、羊、兔等动物后可出现关节炎、乳腺炎、睾丸炎等;对人类则主要以败血症、关节炎/腱鞘炎、骨髓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Bp也是马耳他、加拿大和美国的一种多发性骨关节炎病因之一。Bp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且分布广,易变异,致病性强,因此极易引起暴发流行。
三、真菌感染类
06 人兽共患真菌科:黄曲霉毒素 G1~G2A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及其变种产生的代谢产物,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单环β-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它是致癌物质,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11]。
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相继出现了由食物中毒造成的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多起是由于食用被黄曲霉感染的玉米、花生及其制品而引起,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07 人兽共患酵母科:白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s, CA) 白假丝酵母菌又名念珠菌,是一类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