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叼东西的叼怎么写?
“叼”字,在普通话和吴语中音dǐo;在粤语中音diū。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了“啃、咬、吞、啄”4个字,没有收“叼”字,对其释义为: 《现代汉语音系学》认为,“叼”字是个舌上音。 书中用国际音标标注其发音为[tk̚au]或[tʰk̚ɑu]。 在《广韵》里,“刁”字的反切是“都寥切”,说明“刁”字古音属于泥母萧部,应当与“刀、桃、条”等字同音。 而“叼”字的《广韵》切音是“丁娇切”,属于端母萧部,应该与“刀、桃、条”等字的今音相近。 从古音来看,“刁”与“叼”两个字并不相通。不过,从词义来看两者是可以互通的。 “刁”的本义是“凶狠”、“桀骜不驯”,这个意义引申为名词概念指“凶恶的人”和“品行不好的人”。《水浒传》第三回:“这厮又是文墨人,欺哄俺粗卤汉子……明日清早,先打他一顿,教他吃我十棍,然后送将官司。”又如第五十四回:“这伙光棍原来早有算计。” 由于人可以用“刁”字来形容其性格,所以动物也可以用“刁”形容其习性,这就有了“刁钻、刁狡、刁蛮、刁滑”等形容词。
而“叼”本义是指“用嘴抓住向嘴里送”,因此也可以引申出“获取”的意思——这一点与“捞”字相当。于是就有“叼钱、叼烟、叼棒子”等等。 从词义来看,“刁”与“叼”在古代确实不相通,然而这两个字到现代却常用来描述同一类事情,而且读音也很接近,因而常被混淆使用。这种古今词义的演变和方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