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猫鼻支是什么病?
“鼻支”是宠物医生对猫咪传染性鼻炎的俗称,又称为猫鼻气肿、猫中毒性鼻炎等。 引起猫鼻支的病原体是疱疹病毒属(HHV)中的猫疱疹病毒1型(FHV-1)和猫疱疹病毒2型(FHV-2)。
由于目前尚未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疫苗,所以给犬猫进行定期驱虫,以及避免让它们与有传染病可能的动物接触,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个人卫生也很重要![1][2]
一、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段的犬猫感染疱疹病毒后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一定差异,其中幼猫最易感染,也最容易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临床上以眼部急性炎症反应为主,伴有角膜溃疡,瞳孔扩大,眼分泌物增多(如脓性、浆液性和粘液状),结膜炎,眼睑水肿,眼球呈炎性浸润,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较老的猫或者体质虚弱的猫感染疱疹病毒后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此时病毒已经存在于鼻腔中,并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将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排出体外,继续传播。已经康复的猫仍然可能持续携带该病毒,并偶尔排毒,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发病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 采集足够的病料(鼻粘膜分泌物、泪腺或结膜刮取物)作涂片染色或细菌培养,发现多形核白细胞中有形态学上属于病毒的颗粒,可初步诊断为疱疹病毒病。进一步确诊需通过病毒分离鉴定。 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做血清抗体检查,以确定是否曾被感染过,了解抗体水平,为以后疫苗免疫提供参考。
三、治疗措施 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病畜,对被污染的物品及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采取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主要是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维护脏器功能,防止继发感染。注意保持饮水清洁和消毒。
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体内抗体的产生,以便更快控制病情,减轻症状。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杀灭病毒,所以治疗主要以减少病毒感染,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促进病灶愈合为主。 对于因鼻炎导致厌食、体重明显下降的动物可适当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维持水盐平衡。 鼻部局部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适当按摩鼻部,每天多次吸出鼻涕,以免吸入肺内造成感染。
眼睛可以用抗菌素滴眼剂(如氯霉素)滴眼,每日数次;若病情严重,可使用抗生素溶液(如新霉素)进行滴眼,每次1~2滴,每日3次。如有呼吸困难,应进行辅助通气。 对于出现肺水肿、胸腔积液等症状的重症猫,应及时抽胸水,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胸腔穿刺抽液。
四、预防原则 严格消毒病畜的排泄物和污染物。 对幼龄动物进行疫苗接种,保护易感动物。 做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发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