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做狗粮都放什么?
这个问题,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把我之前发的文章搬过来了! 首先声明一点,我并不是宠物食品科研或者食品加工行业的从业者(虽然曾经从事过相关行业),我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加工工艺的理解都是基于我之前的从业经历以及我养过的十只猫和四只狗。大家就当作科普文来看吧~
以犬粮为例,按照国内目前通行的犬粮定义来说,其产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中动物成分须占80%以上;二是其中粗纤维含量须低于12%。我们可以说犬粮是肉类(蛋白质)、谷类(碳水化合物)及添加剂(主要指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共同产物。要制作一款符合上述标准且营养全面的犬粮,其加工过程应包括原料准备、粉碎、混合配料、焙烤(干粮)或者蒸煮(湿粮)、粉碎、筛分、烘干、冷却、包装等工序。
原料准备指的是将鸡肉、鱼肉等原料肉进行预处理(如切块、绞拌等)并加热煮熟。一般来讲,经过高温杀菌后的鲜肉在低温密封状态下可以保存42天以供后续使用。
粉末状的谷物需要提前浸泡以便于蒸煮时淀粉能够充分水解为单糖从而有利于宠物的消化吸收。同时,为了让宠物肠胃更容易适应,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益生菌及其培养基。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原料,都必须严格把控营养成分的含量,特别是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要保证蛋白的含量大于30%,脂肪大于9%。过低的营养比例会影响宠物的发育,过高则容易导致宠物腹泻。
经过配料搅拌以后的原料团需要进行焙烤或者蒸煮,这是为了去除原料中的酶活性,以保证食品在储存期内不会腐败变质。对于干粮而言,一般的焙烤温度控制在160℃以下;而对于湿粮,蒸煮的温度则需要达到100℃以上。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得营养素更易于宠物消化。
最后就是风干或冷冻干燥。如果是湿粮的话就需要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当然,干燥后的饲料还要进行粉碎,使其成为细粉状,便于宠物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