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串串工作犬?
“没有专门的工作犬”这个问题太过宽泛,需要界定一下概念和范围。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常识性错误——“工作犬”并不特指宠物狗(有不少人会把工作犬与宠物狗混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犬类工作都是在人类控制下进行的,只有极少数情况才会出现犬类自主寻找并捕获猎物的例子。也就是说,大多数工作的犬都是“执行犬”而不是“搜索犬”。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区分执行犬和工作犬呢?
其次,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个体生存所需的生理需要(食物、水、栖息地等最基本的需求),还在于群体存在的社会价值(比如交配、领地、地位、领主保护等等)。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它们之所以辛勤劳动,原因不仅仅在于获取报酬(营养),还在于获得认可(社交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动物都在“工作”——觅食是它们的“工作”,保卫领地也是它们的“工作”,甚至交配繁衍后代也是在“工作”。 但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正在于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并且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人类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还渴望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于是,工作从单纯的获取报酬,变成了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载体。
正是由于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可以赋予某些生物以“工作”的意义。而对于许多动物而言,它们无法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只能感受到具体而微物化的物质回报。在犬类工作中,我们很难看到狗对“工作”本身的理解和对“价值观”的认同,看到的只是狗对于“报酬”(食物和水)的直接反馈。
于是,当没有合适的食物作为酬劳的时候,一些狗狗会拒绝“工作”,比如主人想训练它钻箱子,但它就是不愿意配合;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虽然环境条件相对艰难,但是狗依然会表现出“工作”的欲望,比如想要得到主人关注的孤独的孩子,在听到钥匙叮当作响时兴奋地扑向钥匙孔。 所以说,对于大多数犬科动物来说,它们的“工作”更多的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原始的求生欲望,而非人类所赋予的社会价值。大多数的犬科动物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