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得狂犬病原因?
1、传染源: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动物咬伤是人体感染狂犬病毒的途径之一;另外也可通过皮肤和黏膜的伤口而侵入人体,但临床上多见犬咬伤。
2、传播途径: 主要是局部组织器官的损伤,病毒在局部淋巴组织中繁殖,通过血液流向全身,引起毒血症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易感动物:各种家畜(猪、羊、牛等)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 动物被感染后,体内抗体含量变化与病程的发展有一定关系。病初,血清中的抗毒素浓度上升很快,并在血中维持较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恢复期,基本能全部消灭体内的病毒,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90%以上。
4、临床表现: 根据感染的来源和病毒进入机体的数量及毒力强弱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狂燥型(典型):最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极度亢奋,异常怕光、怕水,高度兴奋,无端吠叫、挣扎、撕咬、奔跑,严重时发作间歇时间短暂难以控制,病狗扑向人咬住颈部用力啃咬不松口,部分病狗咀嚼食物时舌下腺肿胀,流涎增多,尿色变黄。
(二)麻痹型:较少见。主要临床症状为运动神经功能轻微障碍,表现为后躯乏力、头下垂、脖子僵硬、后背弓、前肢向外伸直、步态蹒跚、走路抽筋等等。病势进展缓慢。
(三)混合型:上述两种类型同时存在。
多数能在几天内迅速死亡,但也有症状减轻、恢复正常的个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