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叫声像小狗哼是什么意思?
龙猫,全称为马来熊,学名为Helarctos malayanus,是东南亚特有的物种。它体长约120~150厘米,重27~80千克。头小而圆,身体粗壮,毛短而密,体毛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总体呈深褐色。头、胸、体侧具有金黄色或淡黄色斑块。背上的毛色较暗,呈巧克力色,四肢和尾部则为黑褐色。脸短而圆,眼睛小,吻部不突出,足较大,指、趾间有皮膜连着(足有5趾)。
马来熊栖息于低地和山区常绿热带雨林及季雨林。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地也有其分布。主要吃白蚁、蚂蚁和蜜蜂(它对蜂蜜有极大兴趣),也吃蠕虫、小型啮齿类、蜥蜴、鸟类、腐烂的果实、嫩竹及其根茎、无脊椎动物、昆虫、蜂巢和蜂幼虫。该鼠在清晨、黄昏和夜间活动,有时也在白天活动。在觅食时,常用其带钩的长舌伸进树洞或蚁巢中摄食并用肘部支撑身体,用前肢伸向前方的奇特姿势,在树木或地面上行走、缓慢奔跑。受惊时,迅速跑向密林,爬树灵活。受敌迫害时,迅速后退,面向敌害,两前肢着地,用后肢直立,大声吼叫,并迅速攻击敌害。在地面或低矮的树上发现食物时,常用前足捞捕食,捞不着时,便用前足将身体支撑起来,用后肢跳起来去捕食。喜在小山顶上或向阳斜坡上打滚,用身子蹭地和互相蹭痒。在地面、低矮的树上休息时,常将尾置于后肢之间向上翘起。不冬眠。常在树洞、岩洞、石缝、崖壁根、溪旁洼地、灌丛中、倒木间和土坎下营巢,巢上常有食物残渣等,巢外环境常被刨翻。巢内铺有青草、树叶等,有时也用细枝等搭建,以树叶和土、石块等物覆盖。1~4月发情交配,孕期约98天,5至6月产仔,每胎产仔1~3只。哺乳期约100天。寿命约25年。该熊分布于马来西亚马来亚半岛、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孟加拉国。我国仅在云南南部德宏、临沧和西双版纳等有常绿阔叶林的小范围内有少量分布。
人类活动是马来熊濒危的关键因素。由于马来熊适应性较强,且性情凶猛,对入侵者反应十分敏感,一般不会受到人类的威胁。但在一些地区,由于该熊主要取食白蚁、蜂蜜,会因盗取蜂窝食物而破坏竹楼,因此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家畜和庄稼的天敌和山害而遭到报复性捕杀。另外,该熊作为中药或巫术或宗教用品原材料而经常被人们猎取,其皮毛作为装饰品,鲜肉和腌肉作为美味而被贸易交易。特别是该熊的低生育率,使这种捕杀更为危险。栖息地破坏对该熊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在一些地区,该熊由于不能取食白蚁、蜜蜂,而不得不以植物和家畜为食,从而人为地加剧了人与该熊的矛盾冲突,又使该熊遭到了更多的捕杀。人类活动在印度和中南半岛已使该熊的栖息地丧失了35%以上,在马来西亚达到56%,在新加坡则已经完全消失。据调查,该熊在泰国分布的39个省中,只在23个省发现过该熊,而且只在7个省数量较多;在越南北部只分布于奠边府的巴克谷,估计该地有25至50头,在越南中部和南部都十分罕见;在马来西亚半岛,估计马来熊仅生存于3个主要保护区,且每个保护区的该熊数量都不足50头。在其他一些国家,该熊均十分罕见。尽管该熊在国外被大多数国家所保护,人工繁育的成活率很高,但该熊数量的恢复十分缓慢。
我国是马来熊较早分布区,也是该熊较早被人们捕杀及用作中药和巫术用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