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魏玛怎么样?
魏玛,是德国东部图林根州首府,位于凯尔河与陶努斯河的汇流处,人口约6万。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是图林根领土上的一个中心城镇。从13、14世纪起,这里又成为萨克森、勃艮第和哈布斯堡等大公国的属地。
德国从14世纪开始爆发了以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为内容的资产阶级早期革命。由于魏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地位,许多著名人士在此居住和活动。15世纪~16世纪,魏玛成为德国早期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德国著名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在这里阐述了《三十九信条》,奠定了新教的基础。
17世纪初~19世纪初,是魏玛发展的鼎盛时期。魏玛公爵夫人阿玛利娅有远见卓识,提倡文化教育,罗致文人学士,使魏玛赢得了德国文化中心的声誉。因而当时的魏玛如同古希腊的雅典,人才荟萃,因此德国文人称魏玛为“北方的雅典”。
杰出的戏剧家莱辛、权倾一时的“书场女皇”迦琳?乌尔里克以及著名诗人赫德、“狂飙突进”运动的领军人物克林格尔等都在魏玛居住过。尤其是从1775 年起,大诗人歌德到魏玛定居,直到1832年去世。“狂飙突进”运动另一位代表人物席勒也于1802年定居魏玛,直至1805年在这里去世。这两位诗人的到来更使这座小城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他们一起领导魏玛的政府事务,又从事著述和学术研究,使魏玛成为德国的文学重镇,从而奠定了魏玛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使这里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启蒙知识中心之一”。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和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等都曾来这里讲学或从事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