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肝功能偏高吃什么?
肝脏是新陈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之一,也是体内酶含量最多的器官,同时具有物质合成、代谢的作用以及免疫功能。 影响肝功能的实验指标较多,常见于检查项目中的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等。当上述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就提示可能存在某些肝病,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这3个数值超标不一定就是疾病导致,可能只是饮食不当引起的。
1、 ALT和AS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其中以肝细胞中最多。 当这些酶通过血液到达检测试剂后,试剂中钾离子可以激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使反应朝生成物方向进行,最后形成有色产物,根据颜色的强弱,判断ALVT和AST的含量。 这两种转氨酶在正常状态下存在细胞中,一般不超过40U/L,如果超过这个值,可能是患有肝炎或其他肝病了,应及时治疗。
2、 血清胆红素是由血红素氧化而成,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维生素B,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不同。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存在一定量(1.7~16.8μmol/L)的胆红素,它的饱和度可达50%以上。一旦超过这个浓度,说明可能有黄疸症状,应警惕肝炎等疾病;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需注意是否有溶血等情况发生。
3、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都是血浆蛋白的一种,前者是在肝脏中合成,后者主要在肾脏中合成。二者含量相对稳定,有重要生理功能,如维持胶体渗透压,参与凝血过程,营养支持等。 一般情况下,成人白蛋白的含量为40~50g/L,儿童更高些;而球蛋白为25~30g/L。 如果检查发现二者比值异常,应找出原因,必要时可进一步做其他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