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啥颜色?
1. 阿拉斯加有各种颜色的,主要取决于其遗传基因。其中黑色是最为普遍的,其次是褐色和赤色(红色),而其他颜色则是相对比较少见。
2. 阿拉斯加有黑、狼青、狼灰、纯白等品种,不同品种的阿拉斯加,其外观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情况下,黑阿拉斯加的毛色较暗,呈纯黑色;而狼青阿拉斯加则毛发呈灰色,并有淡淡的青色线条分布;狼灰阿拉斯加介于黑白之间,毛色较暗;纯白阿拉斯加全身都为白色。
3. 从血统上来分析,现在的阿拉斯加大多为杂交犬,其血统中可能含有黑狼犬、德牧、罗威尼等犬种的血统,这使得阿拉斯的毛色不再单一,而是有了很多的颜色。例如,有的阿拉斯加是黑色的,但是身上会有一圈一圈的淡黄褐色的环,这就是其自身血统里有着黄色犬种的原因。
总之,因为遗传因素,使得阿拉斯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不过,无论什么颜色,都是人们喜爱和珍惜的狗狗。
北极光的色彩是以粒子的碰撞能量决定的。能量高低影响光的波长,或者说影响光谱中的颜色。由于大气中各种元素集中于不同高度,每一种元素产生独特的色彩,这样,色彩的高度分布揭示了大气的成分。在高纬度地区,最常见的光谱颜色为极绿光(极光的绿色)。
“极绿”光的波长在555.7纳米(nm)左右,位于视觉敏感度峰值附近,因此这些极绿光在相同辐射能量下看起来是最亮的。极绿的辐射是由高能光子和距地球表面约100公里处原子氧碰撞产生的。大气层中约95%的氧是双原子分子。当这些分子受到极光显示中常见电子的轰击时,一些分子分解成原子氧。有些原子在分解后立即重新结合,但是另外一些原子要经过数小时或数天才能复合到一起。在复合之前,一些原子会被带向其他方向,从而造成偶极化(极化)。
高能极绿辐射中的氧原子与具有较低能量的辐射中的氧原子相比,具有更高的偶极化。极光显示在低能区显示出红色光。这个现象在极光显示的底部清晰可见,那里电子穿透较短距离并因此具有较少的能量。高能和低能辐射的组合使得极光显示在底部呈现出淡粉红色。由于这个原因,通常,从地平线向上的极光是绿色和粉红色的。高能辐射在100公里以上逐渐变得不那么频繁,从而造成极绿光的“盖”。极绿光的顶被视作是一个边界,这个边界清晰地区分有反应的大气和没有反应的大气。这个顶的高度随显示能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在100~250公里之间。
北极光不仅仅只有绿色,还有粉色、紫色、蓝色等颜色。在北极光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气体释放电磁波的波长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色的北极光。当太阳风移动至北极上空时,电子和氧原子互动,波长为558奈米的绿色北极光就出现了;原子能量较高时,波长为428奈米的蓝色北极光就随之产生;而当能量较低时,波长为630奈米的红光又接踵而来。在极光出现频繁的年份里,也会出现更加特殊的极光,在极光色彩中呈现淡粉红色。